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普惠金融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模式下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
长期以来,信托业务的资金端供给者工作以机构居多。但伴随着中产阶层的壮大、居民财富需求的增加,特别是从小康社会向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的迈进,以个人(家庭)投资者为主要资金供给方的趋势愈加明显,无论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抑或金融同业的发展轨迹,还是监管机关的价值导向,都鼓励信托机构大力发展个人业务。普惠金融大潮下的信托“个人业务时代”正扑面而来。
信托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坦率地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还处在努力摆脱物资短缺的阶段,民众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解决温饱问题上,因此,信托业务在那个时期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然而,随着我们步入21世纪,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民众财富的迅速积累,中产阶级和高净值人群不断壮大,这为个人信托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行业内的统计数据表明,信托个人投资者的数量在持续增长。根据中信登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上半年,信托业的资金信托投资者总数已经达到了133.26万人,其中个人投资者就有127.88万人。信托投资在资产隔离、财富管理和家族财富传承方面的独特优势,正逐渐受到个人投资者的青睐。
一系列具有鲜明个人业务特色的信托产品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面对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如财富传承、保障、养老、医疗和教育等,个人信托业务虽然起步较晚,规模尚未形成,经济效益也尚未显现,但其市场潜力不容忽视。例如,家族信托已经受到了高净值人群的热烈欢迎,提及率超过了30%。而保险金信托,由于其巧妙地结合了保险和信托的双重金融功能,通过两者的优势互补,实现了保险金的长期管理和合理运用,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另外,养老信托更是一片未被充分开发的蓝海。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了2.6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7%。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与养老相关的金融服务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因此,养老信托业务的前景非常广阔。
发展个人业务服务人民群众
在2022年5月举办的中国信托业务年度会议上,重点强调了通过科学的业务分类来明确界定各类信托业务的范围,同时提倡用更为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语言来描述这些业务,以便社会各界,特别是信托的委托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样的要求在信托行业中尚属首次,很明显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个人投资者,因为相比于拥有丰富法务资源的机构投资者,他们可能更需要清晰易懂的信息。这种“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要求,反映出信托业在转型过程中,正努力用更贴近大众的语言与消费者沟通,并致力于提供更具生活实用性的产品和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3月公布的《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规范通知》中,首次引入了家庭服务信托的概念。与家族信托的1000万元门槛相比,家庭信托的设立门槛降低到了100万元。这一创新使得信托服务不再局限于少数人群,而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业内专家认为,家庭信托不仅是一个产品创新,更有可能引发家庭资产信托化的新趋势。
可以预见的是,以家庭信托为代表的个人信托产品,将成为信托公司实施普惠金融、服务民众生活的重要工具。同时,这也将推动信托业回归其本源,促进其转型发展。
个金业务成战略支撑
审视金融行业的演变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普遍的规律:许多金融领域都经历了由以机构业务为主导到个人业务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转变。
以银行业的发展为例,近年来,各大银行机构积极推动个人金融战略,使得个人金融业务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早在2019年,工商银行就提出了“全力构建首个以个人金融为核心的银行”的宏伟蓝图。同时,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以及邮储银行也相继提出了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先进零售银行的个人金融发展战略。最新的2023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以及招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贡献率均已超过50%,而邮储银行这一比例更是高达七成。
在保险业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趋势。自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以来,产寿险开始实行分业经营。以个人业务为核心的寿险业务在短短几年内,在规模、资产和利润等方面全面超越了产险。据统计,2023年全国保险业实现的总保费收入为5.12万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为1.36万亿元,仅占26.6%,而人身险保费收入则高达3.76万亿元,占比达到了73.4%。这一显著增长正是得益于个人业务的蓬勃发展。回顾过去,产寿险的分业经营实际上为个人业务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借鉴其他金融行业的成功经验,信托公司在当前的发展中也可以将个人业务视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尽管目前各家信托公司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涉足家族信托、家庭信托等个人业务,但缺乏战略层面的规划和行动。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信托公司而言,不妨将个人业务视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选项。首先,在战略规划上,应将个人业务提升至公司战略的高度,从客户需求出发,构建一个完善的个人业务经营体系,改变目前仅作为资金配置渠道的状况。其次,在组织架构上,可以适时成立个人业务事业部,探索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降低内部沟通成本,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同时,按照市场化原则,逐步实现独立核算。在体制机制上,可以以个人业务体制改革为试点,逐步调整以产品分类、销售分类或基于内部管理便利的组织架构,明确以客户为导向的内部组织体系,使内部管理更好地适应外部市场的变化,从而提升组织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从信托业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来看,随着财富的积累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信托业的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我国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人民群众对财富管理和传承需求的不断增长,信托制度的独特优势和社会服务功能将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往对大众来说相对陌生的信托业也将逐渐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客服电话
客服微信